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打造PG生态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PG电子官方网站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18 08:31:41

  央广网杭州7月14日消息(记者 孙俊 杨正弘 尚天宇)北纬30°线上,浙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是烟雨朦胧的诗画江南,还是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传奇?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出品的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播出,并同步登陆央广网、腾讯新闻等全平台,带你一同探寻答案。

  这部纪录片以“在纬度之上,发现中国之美”为主题,聚焦北纬30°这条神奇的“地球腰线”,用创新的视听语言,解码中华文明的地理密码,展现“了不起的中国珍藏”。五集纪录片,每集约20分钟,将浙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发展成就交织呈现,为观众描绘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浙江画卷。

  PG电子在线试玩 PG电子游戏

  第一集《山的眷恋》展现了浙江金华山如何将工业时代的负资产转化为旅游新亮点。金华山,素有“第二庐山”之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然而,曾经的矿山开采给这片美丽的山体留下了满目疮痍的伤痕。一群年轻人决定用创意为这片土地疗伤,他们将废弃矿坑改造成中国第一个水深25米、专业级的户外野生潜水基地——“小冰岛”。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1)

  “这是一个结合自然,但是又很有新意的搭景,游客可以进行探险、拍照。”小冰岛景区员工楼雪儿说。

  这一改造不仅修复了山体,更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前来体验。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党政办副主任叶炜看完纪录片后感慨道:“一张张年轻活力的面孔涌动,让我看到了山的新生,看到了新奇的创意和玩法,前沿、个性和艺术。在这条纬度的一角,看见中国之美。”纪录片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金华山从工业遗迹到旅游新亮点的华丽转身,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潮水马上就要到了,大家上来了,不要在下面玩了。”第二集《人水相依》将镜头对准了浙江嘉兴海宁,带观众领略“天下四绝”之一的海宁观潮。钱塘江大潮,因东海潮汐与季风叠加,月月上演着壮观的自然奇观。纪录片展现了潮涌的壮观景象,以及当地喊潮人十余年来默默守护海岸线的感人故事。从一线潮到龙鳞潮,潮水不断变换形态,实现“一潮九看”。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2)

  从西汉至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赞美钱塘江潮的诗篇。如今,钱江观潮已成为以观潮为核心的文化活动,并形成了以盐官镇为中心的独特潮文化空间。

  嘉兴海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哲峰表示:“《沿着纬度听中国》纪录片以多视角、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展现了钱塘江潮水的波澜壮阔。海宁天天有潮汐,月月有大潮,以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邀请全国游客跟着纪录片游海宁,一睹潮水的汹涌澎湃。”

  第三集《民间戏曲》聚焦浙江嘉兴海盐腔和金华婺剧,展现了两种戏曲在浙江的传承与发展。海盐腔,起源于元朝时期的澉浦镇,曾风靡一时,后一度失传。纪录片讲述了嘉兴市寻回海盐腔的历程,以及第一位海盐腔专业演员梁茜的传承故事。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3)

  “没有任何音响资料留下来,我跟着师父,一句一句、一个一个的曲牌去学的。”梁茜说。

  如今,海盐县文联、海盐腔研究会、海盐戏曲曲艺家协会带领民间爱好者承担起了传承重任,推动戏曲进村社、进校园,让古老的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嘉兴市海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胜娟说:“纪录片从独特的‘听觉’视角生动演绎,深情呈现了海盐腔这一古老声腔的悠远韵味与重生之路。”

  婺剧,又名金华戏,起源于田间地头,唱的是庄稼人的生活。纪录片展现了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郑店村村民对婺剧的热爱,以及他们自发组织排练婺剧的场景。

  2014年,村民郑宏良盖新房时,特意设置了一间戏曲活动室;老戏骨郑跃荣更是将自家客厅变成了排练场。就连外乡媳妇池吉梅,也在耳濡目染中爱上了婺剧。池吉梅说:“就好像我们村民讲的,你这人戏门开了,很容易就上路了。”

  PG电子官网 PG电子网址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4)

  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童咏雷说:“以群众的视角看婺剧,节目组拍摄很用心,感谢央广网《沿着纬度听中国》。”

  金华市金东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华刚表示:“在《民间戏曲》这一集中,郑店村村民‘大戏三六九,小戏天天有’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戏曲作为‘过日子佐料’的本质,‘村民排戏村民看’也展现了婺剧根植于乡村、创新于乡村、发扬于乡村的特点,是文化生命力最本真的诠释。”“非遗婺剧是金华的,也是中国的;是文化形式,也是传播载体。”金华市金东区宣传部副部长魏康星说。

  婺剧在乡村的蓬勃生命力,展现了新时代下戏曲传承的希望。据了解,2024年4月,金华市出台浙江省首部关于戏剧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将婺剧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每年金华全市各类婺剧演出超1.5万场。

  “我们这里的土壤是石英石风化出来的石英砂,你看我这样捏一下,它不会成团,所以它的滤水性非常好,适合茶树的生长。”西湖龙井区级非遗传承人孙琦说。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5)

  PG电子在线试玩 PG电子游戏

  北纬30°线被称为黄金产茶带,也被认为是中国茶叶真正的故乡。第四集《茶之故乡》以杭州西湖龙井茶为例,探寻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纪录片展现了西湖龙井茶的产地——梅家坞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土壤条件,以及茶农采茶、炒茶的传统技艺。西湖龙井茶,以其清新鲜甜的口感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纪录片还介绍了茶圣陆羽和他的著作《茶经》,这部著作系统梳理了南方茶叶种植、加工、品饮等环节,构建起中国茶文化的理论体系。一盏茶汤,串联起千年的文明密码,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五集《美味药膳》将镜头对准了浙江嘉兴桐乡的杭白菊和金华磐安的药膳,展现了药食同源的中国智慧。

  “一直走,往东方,凤凰栖枝见桐乡。秋风起,菊花香,白菊深处我故乡。”纪录片中,孩童稚嫩的声音诵出了桐乡与杭白菊的渊源。

  杭白菊,古时曾为贡品,是著名中药材“浙八味”之一。纪录片展现了杭白菊的种植、采摘、加工过程,以及其药用、饮用、保健等多重价值。

  嘉兴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忠海认为:“纪录片巧妙捕捉了杭白菊与桐乡人文精神的共生关系,揭示了桐乡‘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深度契合。”桐乡杭白菊产业正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深加工、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6)

  磐安县,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药膳文化源远流长。纪录片讲述了金华道情市级非遗传承人、磐安药膳爱好者杨良福的故事,以及药膳在磐安的传承与发展。

  杨良福一边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药膳,一边唱起了悠扬的金华道情:“这么好的土鸡配上长在树上的仙草石斛,润肺益肾,明目清心的土鸡煲,你只要用舌尖尝上一尝啊,三天都唇齿留余香。”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北纬30°上的江南画卷(图7)

  杨良福热爱药膳、不断钻研新吃法(央广网发 《沿着纬度听中国》摄制组供图)

  正是像杨良福这样热爱药膳、不断钻研新吃法的人们,使得磐安药膳不仅成为家族传承的饮食记忆,也成为当地人维系健康、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

  金华市磐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尚杨说:“这部纪录片不仅深入挖掘了磐安依托独特自然禀赋孕育的药膳传承——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到校园里的创新实践,从传统技艺的延续到‘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探索,更生动诠释了磐安以药为脉、以膳为桥,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践路径,为我们进一步擦亮‘中国药膳美食地标城市’品牌注入了强大动力。”

  嘉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孟正兴连连赞叹:“潮声、戏韵、菊香,一个个诗意画面流转,摇响心底或激荡或婉约或温情的弦,一帧帧磁性语音牵动,唤起游子追乡愁、追韶华、追梦想的情绪,节目用历史的悠远、水乡的缠绵、生活的百态,细腻刻画了真实而令人神往的江南。”

  “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婺剧声音无处不在,纪录片短短的几分钟都反映出来了。”“看到采访播出感觉非常荣幸与激动,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投入到家乡建设中来。”“当摄制组的镜头对准这片金黄与雪白交织的海洋时,我仿佛看见祖辈佝偻在田间的身影,正透过时光的薄雾向我点头。”“一代又一代的药膳食客,独具匠心,创新升级,真是‘磐安山水育石斛,珍宝药膳数磐安’。”受访者纷纷点赞《沿着纬度听中国》。

  《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美的画面,展现了北纬30°线上浙江的山水人文之美,以及浙江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部纪录片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之旅,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浙江的活力与魅力。

  北纬30°线上,浙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山水与人文交融,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