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浙江狮峰茶业有限公司开出一纸罚单。这家隶属于省级茶叶集团的企业因生产的“胎菊”产品农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被没收违法所得2030元并处罚款115000元。
法国通报中国绿茶氟啶虫酰胺残留超标4倍,意大利在白牡丹茶中发现啮齿动物成分,荷兰在一批中国菊花普洱茶中检出包括毒死蜱在内的12种农残超标。
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在2025年夏季密集发布针对中国茶叶的通报。7月18日,法国通报中国绿茶氟啶虫酰胺残留达0.42mg/kg,超出欧盟0.1mg/kg标准四倍。
就在两天前,意大利通报中国出口的白牡丹茶检出啮齿动物成分。7月1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5国出口茶叶因含有未经欧盟授权的“蝶豆花”而被判定不合格。
时间再往前推,6月20日,荷兰通报中国菊花普洱茶检出包括毒死蜱、氟啶虫酰胺、啶虫脒等在内的12种农药残留超标。这批茶叶已被分发至比利时和西班牙,引发消费者召回。
农药残留超标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5月,波兰两次通报中国云南红茶蒽醌残留超标。检测值分别为0.051±0.026 mg/kg和0.057±0.029 mg/kg,均超过欧盟0.02 mg/kg的限量标准。
前文所述的超标农药里,毒死蜱身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已然在多个国家遭到限制使用;氟啶虫酰胺则鉴于其对水生生物具备较高毒性,而受到严格管控。然而,此批用于出口的菊花普洱茶,相关农药残留量却呈现出严重超标的状况
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在2024年底发布通知,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对特定进口有机产品实施额外控制措施。中国输欧的有机茶叶被列入高风险产品清单。
这些额外控制措施要求认证机构对每批出口欧盟的货物取样检测,在收到并评估检测结果前不得签发检验证书。同时要求每年进行两次现场检查,其中一次必须是不通知检查。
欧盟有机认证规则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自2007年实施的“等效认证”制度将于2025年12月31日终止。从2026年起,所有进口欧盟的有机产品必须百分之百符合欧盟有机标准。
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中国茶叶出口欧盟的门槛。以吡虫啉为例,中国国家标准限量为0.5mg/kg,而欧盟标准仅为0.05mg/kg,相差十倍。这使得许多符合国内标准的茶叶在欧盟成为不合格产品。
欧盟的通报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7月25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第2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显示,福建东笔宁茶业有限公司2025年4月6日生产的白茶中检出灭多威不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该企业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但复检仍维持初检结论。这反映出即使在相对规范的国内市场中,茶叶质量问题依然存在。
浙江省作为茶叶生产大省也面临挑战。2025年7月底,浙江狮峰茶业有限公司因生产的“胎菊”农药残留超标被行政处罚。该公司是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后者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国内外市场同时出现的质量问题揭示了中国茶产业面临的系统性挑战:从种植环节的农药使用到加工环节的卫生控制,整个产业链均存在风险点。
中国茶叶质量问题背后是生产模式的深层次矛盾。在中国部分茶区,尤其是偏远的传统茶区,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依然普遍。
以被通报的白茶为例,其萎凋、揉捻、烘干常在同一空间进行,设备积灰、虫鼠出入难以避免,导致异物混入风险增加。加工环境堪忧,加上为节省成本而缺失的后期品质把控,共同造成了“啮齿动物成分”这样的尴尬问题。
添加剂滥用则反映了部分企业的合规意识淡薄。蝶豆花在东南亚地区常被用作花草茶的天然染色剂,但欧盟将其归类为“新食品原料”,未经授权严禁使用。
2025年5月16日,法国通报中国出口的蝴蝶豌豆花茶饮(即蝶豆花茶)不合格,显示企业对欧盟法规了解不足。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使用铅铬绿、柠檬黄等非法色素为陈年绿茶染色翻新、为劣质红茶增色。这些行为不仅违反法规,更摧毁了茶叶本身的品质与工艺价值。
面对欧盟日益严格的标准和频发的通报,中国茶产业亟需系统性升级。首要任务是源头管控。加快无公害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对茶农分散种植实现统一管理,规范农药使用。
生产标准化同样关键。中小茶厂必须提升生产环境标准,建立清洁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例如在萎凋车间安装防虫网、定期紫外线消毒,科学杜绝异物混入。
出口企业则应深入研究目标市场法规。欧盟2025年实施的额外控制措施要求认证机构每年对每个操作者进行两次现场检查,其中一次必须是不通知检查。
企业需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确保从种植到出口的每个环节都可监控、可追溯。欧盟新规要求认证机构深入分析每个操作者的记录和财务文件,系统核实所有产品的去向。
监管层面,官方需加大力度完善茶叶溯源体系、提高对违规企业的处罚。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的抽检和浙江省对狮峰茶业的处罚显示国内监管正在加强,但需形成长效机制。
从田间地头的规范种植,到加工环节的严苛品控,再到监管利剑的高悬,重塑中国茶叶的全球声誉,每一环都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欧盟的“高门槛”,更是为了让每一位消费者,无论身在何处,捧起一杯中国茶时,都能真正喝得安心,品得纯粹——这份源自自然的健康与美好,才是中国茶最该守护的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娃哈哈21 亿遗产落定!1695 号公证书定归属,非婚继承路被法律阻断
四川雅安一车辆坠入景区河道,当地宣传部:共6人落水,5人获救,1名儿童不幸身亡
“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关乎农民利益,中央指导组和国家部委同赴一线
骑机车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对话女骑手:外界有偏见,骑手也要管好自己的右手
搭五代EA888发动机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8月1日上市
Tim Cook:iPhone 16比15更受欢迎 新Siri开发“进展顺利”
库克:苹果 iPhone 16 系列较同期 iPhone 15 更受欢迎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