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清爽的山风拂过凤凰山的茶垄,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智能监测系统发来实时画面:一只头顶螺旋犄角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鬣羚从镜头前闪过,皮毛泛着铜色光泽;而在同一片密林深处,红外相机捕捉到鼬獾拖着毛茸茸尾巴穿梭的身影,护林员兴奋地说:“这些深山‘原住民’越来越常见了,三年来新添近百种野生动植物邻居呢!”与此同时,海拔800米的茶田里,茶农们麻利地分拣着茶叶,脸上笑开了花:“自然课上学生们采的这批茶,早就被茶商加价抢订了——今年,春茶还没炒就被预订七成,收购价比往年还高!”
凤凰山,这座潮州人心尖上的绿宝石,正悄然刷新生态奇迹:高空云台全天候巡航,守护连续16年零山火的纪录;林间智能监测点精准捕捉新物种的踪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纹兜兰在岩壁绽放,首次发现的新物种潮州越橘、潮州堇菜……
科研团队统计,近3年来,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名录由1490种增加至1587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由228种增加至242种,50多种濒危物种种群恢复。这些深山“原住民”的回归,让巡山护林员们的脚步都轻快起来。
自然教育就像一把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一挥,生态价值就如同潺潺溪流,淌进了村民们的钱袋子。学生们在亲水栈道边学《一片叶子的形成》,隔壁茶厂已把课程同款茶叶装进文创礼盒。“以前卖茶靠吆喝,现在客人追着认养课程体验过的茶树!”茶农笑着揭开竹篓,其中是茶香四溢的凤凰单丛。
凤凰山的绿色奇迹不仅在于科技和自然教育,还在于社区共建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保护区联合周边村镇成立了共管委员会,至2024年累计投入280万元,保障了群众的日常出行安全及生产生活需求。;通过设立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渠道,更提升了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以前我们只想着怎么多挣点钱,现在大家都明白,保护好这片山林,才是长久之计。”一位茶农感慨道。保护区还定期举办单丛茶、杨梅栽培技术培训班,重点介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以及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实地指导嫁接技术,并发放有关栽培技术资料。系列培训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2024年茶产量达到326.78吨,产值5359万元,群众收入年均增长15%。
凤凰山恰似一颗投入生态湖面的翠绿宝石,溅起的绿色涟漪正一圈圈向着广袤的南粤大地不断荡漾开来。从车八岭的野生动物“电子户口”,到全省自然保护地举办的六千多场生态活动,科技与人文就像一双有力的翅膀,托起了全省的绿美生态。当茶香飘过红外相机里鼬獾的小窝,那便是绿美广东最动人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