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随着全国早茶大会暨2025年“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在普安县茶神谷启幕,这片被誉为“黔茶第一春”的土地再次向世界递出一杯早春的问候。
如今,这抹跨越2000公里的茶香,正沿着高速与航线,奔向北京市民的茶杯。
“普安的茶树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比全国其他产茶区早20天左右萌芽。”正山堂普安红北京运营中心负责人李沛介绍,这片位于北纬25度的土地,因独特的地理气候与地热资源,成为茶树生长的“天然温室”。早在元旦前后,茶农们便穿梭于茶山,指尖翻飞间采下今春第一捧嫩芽。
这份“早”的底气,源自普安厚重的茶史。1980年,普安与晴隆交界处发现的四球古茶籽化石,将世界茶树起源史推至164万年前;彝文古籍《物始纪略》更记载了万年前彝族先民与茶的渊源。如今,普安仍保有2万余株野生四球古茶树,其中千年以上的就有3300多株,堪称“活着的茶史博物馆”。不但是世界茶源地,更让每一片茶叶都浸润着时光的馈赠。
“2024年‘普安红’的综合产值已经突破了18亿元。”李沛透露,贵州大学茶学院与当地企业联合研发的“免疫诱抗”技术,通过氨基寡糖素提升茶树抗病力。从土壤检测到叶不落地的加工标准,57项欧盟检测指标成就了普安茶“冲泡无需洗茶”的底气。这份“鲜”的背后,是贵州茶产业多年的厚积薄发——全省700万亩茶园构筑起绿色长城,连续11年农残检测100%合格,“干净茶”的金字招牌让黔茶成功叩开欧盟市场大门。
黔茶进京的步伐,远不止于产品流通。2024年国庆期间,“品黔茶·赏红叶”活动在香山公园引发打卡热潮;今年元宵节,前门大街的“黔茶快闪店”更以“茶汤作墨”的创意茶艺表演圈粉无数。云雾缭绕的高山嫩叶,正成为北京高端礼品茶市场的一匹黑马。
据了解,从2022年开始,贵州省就将普安县联盟村茶神谷定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并于每年1月1日在此举办“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今年早春茶开采以来,普安县已实现干茶产量469.86吨、干茶产值4.47亿元、综合产值4.65亿元。